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深化医改

同心赋能蒙医药 院会共济护健康——内蒙古中蒙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携手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帮扶阿拉善盟蒙医医院工作纪实

阿拉善盟地处边疆、地域辽阔,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当地群众“看上好中医(蒙医)、享受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为破解我盟中蒙医重点专科建设滞后、诊疗服务水平不高的难题,全面促进我盟中医药(蒙医药)工作传承创新发展,2024年以来,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盟委、行署和自治区卫健委关于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的决策部署,以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为目标,积极跑办争取自治区对口帮扶。2024年9月,阿拉善盟蒙医医院与内蒙古中蒙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签订协同创新合作协议,标志着院会协同创新模式正式达成。2025年2月,在内蒙古中蒙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的统筹推动下,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主动扛起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责任,对盟蒙医医院实行为期三年的“组团式”帮扶,以“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的思路,从学科建设、人才培育、科研创新、服务优化等维度注入“蒙医动能”,让边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自治区级优质医疗服务。

一、锚定“学科短板”,打造特色专科标杆

针对阿拉善盟蒙医医院重点专科能力薄弱的问题,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组建由骨伤科、胃病科、康复科专家组成的帮扶团队,量身定制专科提升方案。在蒙医骨伤科,挂职副院长那日苏团队引入“蒙医传统整复+现代智能医疗”融合模式,带领团队完成复杂关节置换、脊柱微创等手术,开展AI手术规划+3D打印导板辅助关节置换术等7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阿拉善盟智能骨科领域的空白。2025年3月至8月底,门诊诊疗人次同期增长26%;出院人次同期增长116%;手术总数299台,同期增长208%,四级手术占比超过七成,成为区域骨伤诊疗核心阵地。蒙医胃病科聚焦群众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推广“蒙医辨证施治+腹部针刺疗法”,针对便秘、功能性腹泻等病症形成标准化诊疗流程,同期门诊诊疗2599人次,同期增长40%;出院117人次,同期增长5%。五疗康复科则通过改造诊疗空间、引进6项蒙医特色技术,打造“评定-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链条,开展蒙医脑白脉调控针法、蒙古灸、五味甘露药浴等特色疗法,同步结合现代康复技术,科室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均同比增长39%,开展作业治疗、康复评定技术、Beckman(贝克曼)口面肌治疗技术3项新技术,切实解决了当地群众康复治疗“远、难”问题。

二、聚焦“人才造血”,构建人才培育体系

帮扶工作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内蒙古中蒙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任务。盟卫生健康委积极协调争取,将内蒙古中蒙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会长伏瑞峰同志纳入我盟专家顾问团成员。伏会长认真履行专家顾问的职责,先后3次带领医院运营管理、优势专科培育、科研成果转化、护理治疗管理等相关专家莅临医院指导工作,为全盟各医疗机构开展专题讲座2次。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构建“临床带教+专项培训+外出进修”的立体化培育模式,帮扶专家扎根临床一线,通过日常坐诊、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等方式,手把手带教本土医师。胃病科通过每天晨学方剂,五疗康复科通过积极开展“每日一骨、每日一肌、每日一药、每日一穴”的学习活动,不仅调动了科室医护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更夯实了科室人员临床基础知识储备能力。三位专家累计开展临床教学活动60余场,培养出10余名能独立开展常规手术和特色诊疗的骨干医师。借助自治区级医疗资源优势,成功举办“2025年蒙医骨伤学术交流会暨运动医学精英会”和2025年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保膝联盟巡讲(阿拉善站),邀请北京积水潭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北医三院、内蒙古医科大学等权威专家现场指导,培训骨干医师128人次,线上2万余人次。邀请国际蒙医医院骨伤科护士团队来我盟举办骨伤专科护理培训班;举办了全盟蒙医专科护理培训班,极大地拓宽了当地医务人员的知识面和视野;选派1名康复科年轻医师赴国际蒙医医院五疗康复科学习半年,助力其成长为科室技术骨干。此外,4个“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名医传承工作室”在我盟持续发挥作用,通过名医坐诊、案例研讨,将宝贵的临床经验传承给当地团队,为阿拉善盟蒙医人才队伍建设注入“长效动力”。

三、聚焦“科研赋能”,构建蒙医药创新发展模式

在内蒙古中蒙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的推动下,盟蒙医医院与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联合申报并成功立项阿拉善盟科技计划项目1项,为蒙医药科研探索新方向;1项项目成功获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实现盟蒙医医院在该领域项目申报“零”的突破,标志着科研能力迈上新的台阶。在高促会专家专业指导下,盟蒙医医院成功孵化3项项目,均获批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中医药(蒙医药)科技计划课题。借助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帮扶平台,双方达成深度合作,期间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科研部部长亲临我院开展实地指导,为科研工作提供专业建议,促成4项横向合作科研项目,进一步拓宽科研合作渠道。

四、创新“服务模式”,打通健康惠民最后一公里

为了使优质服务触达更多群众,双方医院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新模式。依托内蒙古自治区远程医学中心,搭建远程会诊、教学、影像诊断平台,每周开展远程康复培训、疑难病例讨论,已完成疑难病例远程会诊3次、技术培训33次,阿拉善的患者无需奔波就能获得自治区级专家的诊疗意见。在做好院内服务的同时,帮扶团队与盟蒙医医院的专家共同深入基层,开展“蒙医健康下基层”义诊活动5次,足迹遍布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等偏远地区,为300余名群众提供免费诊疗、健康咨询和送药送健康服务,同步普及蒙医养生知识,将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此外,帮扶专家还协助盟蒙医医院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优化诊疗流程,正规化开展教学查房、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规范病历书写、手术安全核查等流程,推动医院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同步提升。

从“技术帮扶”到“能力提升”,从“学科建设”到“人才培育”,内蒙古中蒙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与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的帮扶行动,不仅为阿拉善盟蒙医医院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更让边疆群众感受到了蒙医药发展的温度。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以对口帮扶为抓手,全面加强医院运营管理,深化蒙医药特色优势,提升核心服务能力,为推动全盟中蒙医药高质量发展、守护边疆群众健康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来源:中蒙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