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健康宣传

【健康素养】内蒙古阿拉善盟2023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

阿拉善盟2023年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


1背景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是应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新发再发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策略,是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根本途径。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2023年健康素养知识普及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内卫办宣传字〔2023〕128号)、《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2023年健康素养知识普及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阿卫健发〔2023〕46号)、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关于做好2023年健康素养促进和居民健康素养检测项目工作的通知》(国卫宣传健便函〔2023〕8号)文件要求,为获得阿盟健康素养水平基线数据和开展现场调查提供技术指导。

2监测方法和内容

2.1监测对象: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不包括集体居住于军事基地、医院、监狱、养老院、宿舍等地点的居民。

常住人口是指过去12个月内在当地居住时间累计超过6个月的居民,不考虑是否具有当地户籍。

2.2监测范围:阿盟辖区:阿左旗、阿右旗、额旗三旗。

2.3抽样方法

2.3.1 各旗抽取1个街道、3个乡镇/苏木,每个街道抽取2个居委会,每个乡镇/苏木抽取1-2个村,每个居委会/村抽取100个家庭户, 每个家庭户随机抽取1人调查,每个居委会/村内完成80份调查

2.3.2 街道/乡镇、居委会/村、家庭全部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家庭成员抽样方法采用KISH表法抽取15~69岁常住人口1人

2.3.3 抽中的家庭户只调查1名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

2.4监测内容。采用全国健康素养监测问卷,以电子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监测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

2.5现场调查。采用入户调查方式,问卷由调查对象自填完成,如调查对象不能独立完成填写,则采用面对面询问、语音阅读方式调查。

各监测点成立现场调查工作组,确定负责人、协调员、调查员、质控员及数据管理员,明确工作职责。通过收集抽样信息的过程与被调查对象建立联系,取得其同意和配合。准备调查所需用品,电子设备,印刷调查方案和问卷,打印调查对象名单。

现场调查完成后,将原始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审核后,数据清理准确无误后进行数据分析。

2.6监测指标及评价方法

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调查问卷计分题目共 50 个,满分 66分。

2.6.1健康素养水平计算

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判定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标准:问卷得分达到总分80%及以上,被判定具备基本健康素养。因此,问卷得分53分及以上,判断为“具备基本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水平=具备基本健康素养人数/调查总人数×100%。

2.6.2成人吸烟率

问卷f10题,回答1和2选项的人判断为“现在吸烟”。成人吸烟率=现在吸烟人数/调查总人数×100%。

2.6.3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

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结合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将健康素养划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

某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某方面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判定具备某方面健康素养的标准:以考察某方面素养所有题目的分值之和为总分,实际得分达到该总分 80%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备该方面的健康素养。

2.6.4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

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结合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将健康素养划分为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即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

某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指具备某类健康问题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判定具备某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标准:以考察某类健康问题素养所有题目的分值之和为总分,实际得分达到该总分 80%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备该类健康问题素养。

3监测结果

3.1总体情况 经对三旗18个社区(苏木镇)抽取的1572名15-69岁居民的问卷调查统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8.8%(其中阿左旗29.4%,阿右旗28.9%,额旗28.2%)(详见表3-1)。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43.7%(阿左旗40.1%、阿右旗52.3%、额旗38.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水平是33.6%(阿左旗30.9%、阿右旗35.0%、额旗34.9%)。

3.3六类问题健康素养
监测结果显示,六类问题健康素养中,科学健康观健康素养水平为50.4%(阿左旗47.6%、阿右旗56.3%、额旗47.4%),传染病防治32.1%(阿左旗29.4%、阿右旗47.4%、额旗19.5%),慢性病防治水平为32.3%(阿左旗30.9%、阿右旗33.8%、额旗32.2%),安全与急救水平为54.5%(阿左旗50.3%、阿右旗59.3%、额旗53.9%),基本医疗水平为39.1%(阿左旗35.6%、阿右旗50.6%、额旗31.1%),健康信息水平为47.3%(阿左旗44.8%、阿右旗51.9%、额旗45.2%)

3.4吸烟率
成人吸烟率为26.6%(阿左旗28.4%、阿右旗25.4%、额旗26.1%)。

4结论与分析
4.1地区分布 对抽取的1572名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具备健康素养453人,占28.8%;不具备的1119人,占71.2%。其中,阿左旗29.4%,阿右旗28.9%额旗28.2%。
4.2城区和农牧区分布  对抽取的城镇社区(农牧区苏木镇)1572名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健康素养水平城区分别为42.3%,农牧区为15.3%,城区高于农牧区。
4.3性别分布  监测结果显示,具备健康素养水平女性高于男性。
4.4年龄分布  监测结果显示,15-69岁组按健康素养率高低依次为35-44岁、25-34岁、45-54岁、55-64岁、15-24岁、65-69岁。
4.5职业分布  监测结果显示,按健康素养率高低依次为其他企业人员、医务人员、其他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教师、学生、农民、工人、其他人员。
4.6文化程度分布  监测结果显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健康素养率为0.8%、小学为0.9%、初中为2.1%、高中/职高/中专为9.1%、大专/本科为13.0%、硕士及以上为0.3%。按健康素养率高低依次为硕士及以上、大专/本科、高中/职高/中专、初中、小学、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4.7民族分布  监测结果显示,按健康素养率高低依次为汉、蒙、回、满、其他民族。
4.8吸烟情况  监测结果显示,吸烟率为26.6%。按城乡是城区低于农牧区;按性别男性高于女性;按年龄组是45-54岁、35-44岁和25-34岁、15-24岁、55-64岁、65-69岁;按文化程度是高中/职高/中专、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大专/本科、小学、初中、硕士及以上;按职业是公务员、其他事业单位人员、其他人员、其他企业人员、农民、教师、医务人员、工人、学生;按民族是汉、蒙、其他民族。
5建议
5.1农牧区居民健康问题不容乐观  健康素养水平城区分别为42.3%,农牧区为15.3%,除慢性病和体重正常比例高于城区外, 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健康信息、吸烟率等监测数据城区远高于农牧区。说明,城区与农牧区发展不均衡。
建议:加大对农牧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提高农牧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使他们能健康地投入生产生活,保障阿拉善左旗农牧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
5.2 学生、老年人、少数民族健康问题紧迫
5.2.1 学生
2023年阿拉善盟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与其他职业比较,呈较低水平。基本知识和理念水平、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健康信息监测结果,学生的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与社会和学生过于重视学习成绩、心理压力重、而轻视健康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和提高有关。
建议:为了今后阿拉善盟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要重视和加大对学生人群健康教育的投入和干预措施,提高健康素养水平。特别要加大控烟教育力度,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5.2.2 65岁以上老年人
健康素养监测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与其他人群相比呈最低水平。
建议:加大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干预力度,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使他们不得病少得病迟得病,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愉快安度晚年。
5.2.3 少数民族
监测数据显示,少数民族健康素养水平与汉族相比,还是处于较低水平。
建议: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宣教形式,加大健康促进与教育干预力度,使他们熟练掌握健康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少数民族人群整体素质提高、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关系进一步融洽团结。


编辑: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员会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