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能“预测天气”?
- 发布日期:2022-11-01 10:18
- 浏览次数:
对天气的变化
有些人的关节
比天气预报还准
这项特异功能,来自他们说不出的苦——患有关节炎。
“预测天气”?
原来是这么回事
我们走路、运动都离不开膝关节的活动。而在膝关节两端的骨表面有一层关节软骨,可以通过润滑、缓冲、减震从而起到保护膝关节的作用。而人体衰老以及长年不良的膝关节使用习惯等都会使这层关节软骨磨损、退化。
天气变化,如降温、寒冷、大风等,是一般人都能看到和感知的,体内生理机制也会相应做出调整。例如,快要下雨时,气压一般会降低,湿度增加,健康人细胞内的液体能自行渗出,导致尿量增多。
而如果是关节炎患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等,体内存在病变组织,在天气变冷时,关节液循环不好,不能顺畅地流向血液和组织,导致关节腔内压力升高,就会引起胀痛感。这是他们能预知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说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增生的滑膜细胞,会分泌一种能感知寒冷温度(<25℃)和薄荷醇等冷感分子的细胞因子。遇到寒冷天气,体内免疫反应会被激活,相关自身抗体分泌增加,这种细胞因子的分泌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关节对寒冷天气异常敏感。
尽管约有3/4的关节炎患者认为他们的疼痛受天气影响,但科学研究认为,与天气有关的疼痛是高度个体化的。
一旦膝关节开始失去软骨保护,关节两端就会逐渐『骨头磨骨头』,发生无菌性炎症,出现疼痛、红肿肿胀、增生灵活性下降、关节不稳当等症状,甚者可能影响行走,严重时需要手术置换一个人工的关节软骨。
这便是膝关节的骨关节炎了。
“谁最灵敏”?
膝关节表示太难
科学家在探讨天气变化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部位的影响时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的疼痛发生在关节部位,其中以膝关节表现最明显。这是由关节本身的一些特性决定的。
关节炎患者体温调节机制较健康人要差,所以他们的关节部位对天气变化反应“最灵敏”。
“将计就计”!
稳定低湿小环境
那能不能通过改变天气条件,以实现有针对性的治疗呢?
早就有人想到了这一点!实验发现,让关节炎患者到气候干燥、长期有阳光照射、昼夜温差较大,而气压和湿度变化又较小的沙漠地区疗养,可以取得相当满意的治疗效果。但你别高兴得太早!而当患者返回原来的环境时,仍有部分人会旧病复发。
建议保持周围环境气压和温度正常,并刻意让湿度偏低一些。
记住:如果你确信疼痛和天气有关,那么,天哪!真的有关!每当气压计读数下降,阴云密布,凉风骤起,而你又想着关节炎该发作了的话,那它就真的会痛起来!
怎样做能预防骨关节炎?
1、减重:体重过大是导致骨关节炎的很重要的因素,体重越大膝关节的压力也越重。
2、适当运动:研究表明,久坐一样会增加膝关节得病的概率的负荷。而适度的运动可以减缓骨关节炎的发生,特别是增强肌肉力量,可以有效保留关节功能。
注意:对于中老年人不建议负重深蹲、长期上下楼梯或者爬山。对于已经患有膝关节疾病的人,建议游泳、自行车等非负重或轻负重运动。
3、避免运动损伤:运动时做好热身和防护。如果出现了损伤(例如前交叉韧带损伤)尤其是前交叉韧带的损伤一定及早诊断并请专科医生治疗,以免加速膝关节退化。
4、关节畸形的人需更注意:如X型腿、O型腿等患者,由于下肢力线有别于正常人,膝关节受力不均,可能关节炎发病率会增加。所以生活上要更注意保护膝关节,有不适及时就诊。
5、老年人晚上可以泡泡脚:或用温热毛巾热敷,泡脚可以促进血流通畅,泡脚的水和热毛巾的温度40℃-50℃左右之间比较适合,时间在15至20分钟即可。
注意:不要热敷时间过长,否则也有可能低温烫伤;有急性炎症的情况下,也不宜热敷,否则容易加重肿胀和疼痛。
6、补钙防止骨质疏松:平时均衡饮食,例如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牛奶、蔬菜、豆制品等),并保持适量运动和日照。虽说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都可以导致骨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下降。
来源:健康内蒙古官微